惠府辦〔2023〕20號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門:
《惠州市推動新型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業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實施。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請徑向市發展改革局、工業和信息化局、能源和重點項目局反映。
惠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3年7月4日
惠州市推動新型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
為推動惠州市新型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根據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的《廣東省推動新型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粵府辦〔2023〕4號)、省制造強省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的《關于加快推動新型儲能產品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惠制造強市辦〔2023〕8號)等文件精神,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行動方案。
一、發展目標
新型儲能研發能力不斷增強,產業鏈關鍵材料、核心設備制造產業規模持續擴大,電池回收及梯次利用體系基本完善,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協同創新發展。積極搶占新型儲能產業制高點,打造儲能電池產業集聚區,努力把惠州打造成為國內新型儲能產業發展高地和粵港澳大灣區新型儲能應用示范城市,通過試點示范拓展應用場景,把新型儲能打造成為產業發展新引擎。到2025年,新型儲能產業集群產值力爭達到1800億元,全市儲能電池總產能力爭達到110GWh,全市新型儲能裝機規模力爭達到300萬千瓦。到2027年,新型儲能產業集群產值力爭達到3500億元,全市儲能電池總產能力爭達到160GWh,全市新型儲能裝機規模力爭達到600萬千瓦。
二、提升新型儲能研發創新能力
?。ㄒ唬┩晟蒲邪l創新機制。依托東江實驗室組建惠州市新型儲能技術創新聯盟,積極承擔攻關省級以上新型儲能領域項目,并在太陽能硅片精密切割、鋰電池隔膜材料、基于核孔膜的多孔復合集流體、熱光伏電池、鹽湖提鋰、風電超導風機等領域開展應用基礎研究。在東江實驗室科研經費中設立新型儲能科研專項,對創新聯盟成員開展的新型儲能項目、建立研發平臺、技術成果轉化等給予支持,對我市企業或科研單位承擔國家和省級新型儲能科技重大項目且獲得經費支持的,市級財政按一定支持比例予以配套。
?。ǘ┩黄脐P鍵核心技術。圍繞鋰電池生產設備、鋰離子電池、鈉離子電池、能源電子信息、全過程安全技術、智慧調控、氫儲能及儲能前瞻技術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持續組織“揭榜掛帥”市級科技計劃項目,設立“新型儲能”專題,加大資金支持力度,支持企業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支持我市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在新型儲能領域開展聯合攻關,突破新型儲能領域技術封鎖和核心技術“卡脖子”問題。
?。ㄈ┕膭钇髽I開展技術創新。落實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政策,鼓勵我市儲能電池制造企業在鈉離子電池、固態電池、液流電池和氫燃料電池等新領域加大研發投入力度,前瞻布局新一代儲能技術及裝備。支持企業創建制造業創新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產業創新載體,提升新型儲能領域技術研發、中試孵化、技術應用推廣等能力。
三、培育壯大新型儲能產業規模
?。ㄋ模┙ㄔO特色產業園區。聯動廣深莞打造珠江口東岸新型儲能電池產業、電池材料生產、電池生產、儲能系統及裝備生產、電池綜合利用等集聚區。謀劃建設新型儲能特色產業園,設立“能源電子材料集聚區”,重點引進儲能電池及配套、電池材料和回收等企業,不斷強鏈補鏈延鏈。依托大亞灣石化區、惠州新材料產業園、惠陽新材料產業園,加快發展正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導電劑、粘結劑、分散劑等電池材料。支持惠陽、博羅、大亞灣、仲愷重點發展儲能電池材料及輔材,進一步擴大負極材料、鋰電銅箔、電池精密結構件、鋁塑膜、電池極耳等產業規模。支持惠城、仲愷重點發展儲能電池先進生產裝備。支持惠城、惠陽、博羅、仲愷重點發展儲能變流器、電池電源系統及電池系統集成,進一步鞏固儲能變流器、電源管理系統、儲能電池電芯、模組及電池包等生產制造環節優勢。
?。ㄎ澹┘哟笾攸c企業重大項目支持力度。支持重點企業擴產增效。對年度工業產值10億元(含)以上,且工業產值增速10%(含)以上的新型儲能制造企業給予用電補貼,單個企業每年最高補貼300萬元。鼓勵重大項目落地建設投產,加快新型儲能制造業項目用地、環評、節能、用林等審批,推動項目加快落地開工投產。支持符合條件的新型儲能制造業項目納入省重點建設項目計劃,爭取用地、能耗指標由省統籌安排,對項目新增污染物排放總量指標優先安排,并積極爭取省統籌協調。支持企業積極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專項資金、技術改造資金等各類資金。鼓勵新型儲能制造業企業貸款用于在惠州的增資擴產,對制造業企業在本地銀行申請用于增資擴產的貸款,按年利率給予不高于2%的貼息補助,購置生產設備貸款額度1-5億元(不含)、貸款額度5億元(含)以上,單個企業累計補貼額度最高分別為1000萬元、5000萬元,期限36個月,貼息按年支付以實際發生金額為準;若項目獲得國家和省的貼息補助,則計入政府貸款貼息額度。對實際固定資產投資(不含取得土地使用權成本費用)10億元(含)以上的新建和擴建新型儲能制造業項目,參照省制造業重大項目投資政策給予疊加資助。企業同一項目,僅享受貸款貼息補貼和固定資產投資疊加資助的其中一項。對列入廣東省新型儲能產業重點項目,或列入省“鏈主”企業、骨干企業新建擴建的新型儲能制造業重大項目,不僅限于以上支持內容,還包括但不限于在固定資產投資獎勵、貢獻獎勵、人才政策、產業基金、代建廠房等方面給予重點支持。
?。┩苿赢a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加強市場主體培育,在產業空間、技術改造、金融服務、土地和人才等方面加強保障,打造一批制造業“單項冠軍”、“專精特新”、“小巨人”等優質新型儲能企業。探索推動我市國有企業、新型儲能龍頭企業等市場主體會同行業協會、產業聯盟聯合成立新型儲能產業投資基金,加大對新型儲能領域初創型及優質企業的支持力度。鼓勵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渠道分銷、物流運輸等企業深度合作,通過簽訂長單、技術合作等方式建立長效機制,引導上下游穩定預期、明確量價、保障供應。鼓勵企業加大采購使用強鏈清單內產品,對單筆采購額超500萬元(含)以上的給予補貼。
?。ㄆ撸┘哟缶珳收猩塘Χ?。充分發揮億緯鋰能、德賽電池等“鏈主”企業以商招商,推動在“3+7”工業園區產業用地導圖中增設新型儲能產業發展方向,制定儲能產業鏈招商圖譜、路線圖,細化招商目標企業清單,面向儲能材料、儲能核心設備、儲能系統集成和電源管理系統、電池回收及梯次利用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建設新型儲能產業鏈招商數據庫,開展以鏈招商、以僑招商、靶向招商。積極參與廣交會、進博會、粵港澳大灣區全球招商大會等經貿活動平臺,吸引優質新型儲能項目在惠州落地建設。
四、推動新型儲能多場景應用
?。ò耍┘涌煨滦蛢δ茈娬驹圏c項目建設。圍繞解決新型儲能電站在不同應用場景的收益機制、投資模式、政策導向等方面的難點堵點,加快試點項目建設。開展單一大工業用戶試點,探索以“源網荷儲一體化”模式,實現清潔能源資源最大化利用;開展集中式用戶側共享儲能試點,探索儲能電站“集中建設、收益共享”模式,試行V2G車網互動、智能移動充電等新模式;開展電源側“零碳生態園”儲能試點,探索本地企業新技術應用、綠電交易和鄉村振興相結合模式;開展電網側儲能試點,探索多種收益共存的模式;開展充電側“光儲快充”試點,探索運用大功率直流快充解決高速路“里程焦慮”和充電難的問題。
?。ň牛┘哟笮滦蛢δ茈娬臼痉俄椖恐С至Χ?。打造新型儲能應用示范城市,支持各類企業采用新技術、新模式建設國家或省級儲能示范項目,對納入新型儲能示范項目名單的鈉離子電池、液流電池、固態電池、氫燃料電池等前沿新型儲能應用項目,在項目建成并網后給予事后補助,按項目固定資產投資額比例給予獎勵,單個項目最高獎補500萬元。
?。ㄊ┕膭罱ㄔO多元化新型儲能項目。充分利用現有產業基礎優勢,以儲能多場景應用助推儲能產業與新型電力系統互促發展。加快開展新型儲能電站規劃研究,結合惠州打造新型電力系統試點建設,有序推動電源側儲能項目建設、合理配置電網側儲能項目布局、引導鼓勵用戶側儲能項目多元化發展、逐步推廣充電側儲能項目,以豐富的應用場景和市場需求推動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推動火電和可再生能源項目與電源側儲能有機融合,結合變電站站址和輸電走廊資源布局電網側儲能,在“3+7”工業園區、數據中心和重點用電大戶等多元場景推廣儲能應用。加快農村能源轉型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在農村公共停車場、旅游景點、公路服務區建設充電站;鼓勵在農業產業園、稻谷烘干中心、冷庫等農業用電重要設施配置儲能。對2023年建成投產的新型儲能電站項目(除國家、省示范項目),給予一定補助。
?。ㄊ唬┲С直臼衅髽I項目組團參與海內外項目建設。支持我市新型儲能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倡議,積極參與國外大型光儲一體化、獨立儲能電站、構網型儲能項目建設。順應歐洲、北美、東南亞、非洲等市場需求,提升我市儲能產品設計兼容性和經濟性,積極拓展海外應用,持續擴大國際市場貿易份額。支持我市企業與全省儲能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組團出海,推動我市儲能產品、技術、品牌、服務走出去,加速融入“廣東總部+海外基地+全球網絡”廣東儲能產業全球化經營格局。
五、保障措施
?。ㄊ┘訌娊M織領導。充分發揮惠州市促進新型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工作領導小組作用,強化部門協作和上下聯動,協調解決我市新型儲能產業發展中的重大事項和重點工作,形成政策合力。充分發揮產業技術聯盟、行業協會和服務機構的協調作用,打造支撐新型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高水平科技服務平臺和高端智庫。
?。ㄊ┨嵘|量安全管理水平。加強行業重點企業安全管理,新型儲能電站項目單位要落實企業安全和消防安全主體責任,規范執行儲能電站建筑設計防火等標準要求,加強安全風險管控,按相關規定建立企業專職消防隊伍,編制應急預案并定期開展演練。各縣(區)要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嚴格履行項目安全管理程序,規范項目運營維護。對擬建設新型儲能電站的城鎮住宅小區、農村地區等區域,供電部門要加強現有線路排查,做好電網規劃建設,確保適應儲能接入電網的需求。
?。ㄊ模┘訌娙瞬疟U?。加強新型儲能產業人才開發路線圖研究,依托國家、省級重大人才工程以及市、縣(區)人才支持政策,加大儲能領域科技領軍人才、創新和管理團隊、產業技術人才引育力度。將新型儲能產業創新人才和團隊引育列入市科技人才(團隊)政策重點支持方向,產業技術人才引進納入“萬名青年大學生招引行動”專項支持。推動在惠院校與新型儲能企業開展產教融合培育人才,加強校外實訓基地建設。落實國家有關稅收優惠政策,在戶籍、住房保障、子女就學、創新創業等方面對持“優粵惠才卡”的新型儲能產業人才給予優先支持。
?。ㄊ澹娀Y源保障。對列入年度計劃的新型儲能電站,按公用設施優先安排項目用地。對新型儲能制造業和應用項目,優先保障其增資擴產用地并享受優惠地價,土地出讓底價可按所在地土地等別相對應的工業用地評估價的70%執行。本行動方案由市科技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能源和重點項目局分別對科技、制造業、能源領域的扶持政策制定獎補資金實施細則,并負責資金發放、監管和具體解釋。每年的獎補金額和企業名單,報市政府審定后發放。符合本行動方案規定的同一事項同時符合我市其他市級扶持政策規定的,按照就高不就低且不重復原則予以支持。
本行動方案自印發之日起施行,有效期為3年。
附件:1. 部門責任分工表
2. 新型儲能產業鏈制造業重點發展目錄清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