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山西省農業農村廳發布《關于做好2023年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工作的通知》。
2023年,建設12個秸稈綜合利用重點縣、不少于48個秸稈綜合利用發展展示基地。引導推動全省秸稈收儲運體系不斷健全,市場主體逐步壯大,市場運行機制不斷完善,產業化利用結構更加優化,秸稈肥料化、飼料化和能源化利用規模不斷擴大,基料化、原料化利用途徑不斷拓寬。全省秸稈綜合利用率穩定在90%以上。
以下為原文
山西省農業農村廳關于做好2023年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工作的通知
各市、縣農業農村局:
開展秸稈綜合利用工作,是提升耕地質量、改善農業農村環境、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舉措。按照《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做好2023年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工作的通知》(農辦科〔2023〕13號)文件有關要求,現就做好2023年全省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工作通知如下。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調研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將秸稈綜合利用與年度三農重點任務要求緊密結合、秸稈綜合利用與地膜科學使用回收等黃河流域生態保護重點任務緊密結合,堅持農用優先、產業導向、多措并舉,聚焦秸稈資源量較大縣(市、區)或基礎好能發揮示范帶動作用的縣(市、區),完善秸稈綜合利用方式,整建制建設一批全省秸稈綜合利用重點縣(以下簡稱“重點縣”),推進秸稈科學還田,健全收儲運體系,培育壯大秸稈利用主體,加強秸稈資源臺賬建設,健全監測評價體系,強化科技服務保障,探索建立可推廣、可持續的產業發展模式和高效利用機制,引領秸稈綜合利用提質增效。
二、年度目標
2023年,建設12個秸稈綜合利用重點縣、不少于48個秸稈綜合利用發展展示基地。引導推動全省秸稈收儲運體系不斷健全,市場主體逐步壯大,市場運行機制不斷完善,產業化利用結構更加優化,秸稈肥料化、飼料化和能源化利用規模不斷擴大,基料化、原料化利用途徑不斷拓寬。全省秸稈綜合利用率穩定在90%以上。
三、重點任務
?。ㄒ唬﹥灮斩捑C合利用“五化”結構。指導推動各地根據秸稈資源稟賦和農業發展實際,因地制宜選擇秸稈利用方式。一是做好秸稈科學還田。因地制宜示范推廣秸稈科學還田適用技術,充分考慮整地、播種、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控、農民實施意愿等因素,分區域、分作物示范推廣深耕翻埋、碎混、堆漚腐熟等秸稈還田技術模式,形成適應機械化生產、助力后茬作物穩產優質的秸稈還田規程。針對秸稈還田技術的薄弱環節,組織優勢力量開展聯合攻關,形成農機農藝一體化綜合技術解決方案。結合畜禽糞污處理和資源化利用行動,鼓勵和支持大型畜禽場或有機肥生產企業購置秸稈處理和生產有機肥裝備,建設秸稈糞污有機肥生產線,擴大秸稈生產有機肥消納量。二是推進秸稈飼料養畜。積極推進“糧改飼”,發展種植青貯玉米品種,推進生物菌劑、酶制劑、飼料加工機械等應用,加快秸稈青(黃)貯、顆粒、膨化、微貯等技術產業化,促進秸稈飼料轉化增值,提升秸稈在種養循環中的紐帶作用,壯大秸稈養畜產業,鼓勵畜禽養殖場(戶)、飼料加工企業利用秸稈生產優質飼料,提升秸稈飼料供給能力。三是鼓勵秸稈能源化利用。圍繞農村地區生物質清潔取暖,打造一批生物質能源綜合利用項目,積極有序發展秸稈為原料的成型燃料、打捆直燃、沼氣工程、熱解氣化,生物質發電等生物質能利用,提升農村清潔用能比例。在鄉村社區、園區以及公共機構等推廣打捆直燃集中式供熱、成型燃料+生物質鍋爐供熱、成型燃料+清潔爐具分散式供暖等模式。四是拓展秸稈基料原料化途徑。大力發展以玉米、小麥秸稈為主要原料生產食用菌基質、育苗基質、栽培基質等,用于菌菇生產、集約化育苗、無土栽培、改良土壤等。鼓勵發展以秸稈為主要原料的造紙、新型建材、復合材料、降解膜、餐具等加工產業,延伸秸稈利用產業鏈條,提高秸稈高值化、產業化利用水平。
?。ǘ┩七M秸稈綜合利用項目建設。2023年,我省利用中央資金打造12個秸稈綜合利用重點縣,開展秸稈綜合利用整體推進。重點縣選擇選擇基礎條件好的田塊、收儲場地、利用主體等,全省建設不少于48個秸稈綜合利用示范展示基地,展示秸稈利用新技術新成果,推廣應用可操作、能落地的秸稈利用模式。培育一批專業化運營的社會化服務組織和產業化利用主體。對區域主要種植農作物草谷比、可收集系數進行監測測算,武鄉縣、沁水縣、新絳縣、平陸縣、古縣,結合主要種植模式,每個重點縣布設不少于2個秸稈還田生態效應監測點位,至少連續3年開展秸稈還田效果監測與評價。重點縣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0%以上或比上一年度提高5個百分點(詳見附件1)。
?。ㄈ┐蛟煲慌斩捑C合利用典型樣板。在永和縣、新榮區開展秸稈養畜模式縣試點建設,以飼料化為主導方向,構建形成可持續運行的產業發展模式,實現縣域25%以上的秸稈飼料化利用;在新絳縣開展秸稈沃土模式縣試點建設,建立秸稈還田技術規程,形成秸稈還田科學技術模式;在云州區開展秸稈生物質能源綜合利用試點縣建設,按照2023年山西省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行動計劃,開展秸稈成型燃料等秸稈生物質能源綜合利用試點,通過項目實施建立可持續的秸稈能源化利用模式。
?。ㄋ模┩晟平斩捹Y源臺賬數據統計工作。嚴格落實秸稈產生與利用情況調查標準和方法,認真調查、統計、分析秸稈資源數據,進一步摸清底數,掌握實際情況。各市、縣要做好2023年度秸稈資源臺賬建設工作,以縣為單位,嚴格按照調查技術要求和流程,明確專人負責,推進秸稈資源臺賬數據采集、填寫,在要求時限內完成數據報送。采取電話抽查、交叉互檢、現場核查等方式,對臺賬數據真實性進行核驗,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充分發掘利用數據,搭建國家、省、市、縣四級秸稈資源數據共享平臺,為各級政府制定秸稈綜合利用政策、規劃布局、產業發展等提供數據支撐,強化臺賬作用發揮。
?。ㄎ澹┡嘤斩捠諆\市場化利用主體。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的原則,積極支持秸稈市場化利用主體發展,按照合理運輸半徑,建設縣有龍頭企業、鄉鎮有規范化收儲組織、村有固定秸稈收儲網點的收儲運體系,推進秸稈收儲運專業化、標準化、市場化。培育設備適用、技術先進的秸稈加工轉化市場主體。
四、有關要求
各地要認真貫徹中央、省關于秸稈綜合利用新部署新要求,切實轉變工作思路,加大扶持力度,加快構建政府有效引導、市場主導推進、農民積極參與的秸稈綜合利用新格局。
?。ㄒ唬┘訌娊M織領導。各級人民政府是推進秸稈綜合利用的責任主體,要加強組織推動,成立工作機構,明確工作目標,強化責任落實,細化任務分解,實化工作舉措,加強項目監管,扎實推進各項工作落實落地。建立政府引導、部門聯動、市場主導、農民積極參與的工作格局。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與有關部門密切配合,積極履職盡責,主要領導要親自安排部署,分管領導具體抓、全力抓,扎實推進各項措施落實落細,切實做好秸稈綜合利用工作。
?。ǘ娀夹g支撐。省級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技術專家組要加強調研和技術指導,根據地方需求指導各地建立農作物秸稈從收到用全鏈條利用模式,確定區域主推技術和技術路線,并為秸稈綜合利用方案制定、任務落實提供決策咨詢服務。各市要成立相應專家隊伍,充分依托地方農技推廣體系,強化精準指導和技術服務,加快推動技術集成、示范推廣和普及應用。
?。ㄈ┞鋵嵎龀终?。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省人大常委會《關于促進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和禁止露天焚燒的決定》,推動地方落實稅收、信貸、用地、用電、運輸等方面的優惠政策措施。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強化政策導向,吸引社會資本投入,整合涉農資金加大向秸稈還田、收儲運、加工利用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推動秸稈綜合利用產業化發展。
?。ㄋ模┘訌娦麄饕龑?。各地要因地制宜適時舉辦一批秸稈綜合利用現場觀摩交流活動,擴大推廣范圍,放大示范效應。及時總結各地秸稈利用的典型做法和成功經驗,充分利用互聯網、移動終端、廣播電視等各種媒介,大力宣傳秸稈綜合利用亮點和成效,在全社會營造關注、關心秸稈綜合利用的良好環境。
聯系人:張文喜 0351-8235097 sxsnytkjc@163.com
劉永崗 0351-4079947 sxncny001@163.com
附件:1.2023年各市秸稈綜合利用工作任務清單
2.山西省2023年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項目實施方案
3.2023年秸稈綜合利用項目自評估表
4.“全國秸稈綜合利用示范展示基地”標牌
山西省農業農村廳
2023年6月12日

附件2
山西省2023年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項目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加快推進秸稈養畜、建立健全秸稈農業廢棄物收集利用處理體系等部署要求,實施好我省2023年中央財政秸稈綜合利用項目,進一步推進全省農作物秸稈資源化利用工作,按照《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做好2023年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工作的通知》(農辦科〔2023〕13號)要求,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調研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將秸稈綜合利用與地膜科學使用回收等黃河流域生態保護重點任務緊密結合,堅持農用優先、產業導向、多措并舉,聚焦秸稈資源量較大縣(市、區)或基礎好能發揮示范帶動作用的縣(市、區),完善秸稈綜合利用方式,整建制建設一批全省秸稈綜合利用重點縣(以下簡稱“重點縣”),推進秸稈科學還田,健全收儲運體系,培育壯大秸稈利用主體,加強秸稈資源臺賬建設,健全監測評價體系,強化科技服務保障,探索建立可推廣、可持續的產業發展模式和高效利用機制,引領秸稈綜合利用提質增效。
二、工作目標和重點任務
2023年,建設12個秸稈綜合利用重點縣(其中一個秸稈沃土模式縣、一個生物質能源綜合利用試點縣、兩個秸稈養畜模式縣),不少于48個秸稈綜合利用展示基地和10個秸稈還田生態效應監測點位,秸稈綜合利用重點縣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0%以上或比上年度提高5個百分點(詳見附件1)。建立分區域、分作物秸稈還田模式,提高秸稈還田標準化、規范化水平;健全秸稈收儲運體系,提升專業化、市場化水平;培育設備適用、技術先進的秸稈加工轉化市場主體,提升秸稈產業化能力。
三、項目實施區域
按照“縣級自愿申報、市級遴選推薦、省級評審確定”程序,確定云州區、新榮區、右玉縣、五臺縣、繁峙縣、臨縣、武鄉縣、古縣、永和縣、沁水縣、新絳縣、平陸縣等12個縣(市、區)為2023年秸稈綜合利用重點縣,實施整縣推進秸稈綜合利用項目。其中:新榮區和永和縣為秸稈養畜模式縣,形成可持續的秸稈飼料化利用模式;新絳縣為沃土模式縣,建立秸稈還田技術規程,形成秸稈還田科學技術模式;云州區為秸稈生物質能源綜合利用試點縣,開展秸稈成型燃料等秸稈生物質能源綜合利用試點,構建形成可持續的秸稈能源化利用模式。
四、項目支持對象、支持環節及補助標準
?。ㄒ唬┲С謱ο?。實施秸稈肥料化、飼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原料化利用以及從事秸稈專業收儲、農機專業服務的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集體經濟組織、社會化服務組織等主體。
?。ǘ┲С汁h節及補助標準。中央財政補助資金采取“以獎代補”方式,按照“誰利用秸稈、誰實施作業、誰享受補助”“資金與任務相匹配”的原則對秸稈綜合利用的實施主體進行適當補助。中央財政補助資金由各重點縣根據項目任務科學統籌安排,資金主要用于補助重點縣秸稈綜合利用項目設施設備費用、收儲運站(點)費用、秸稈綜合利用展示基地建設費用、秸稈還田生態效應監測費用、田間作業費用(直接還田利用不支持淺耕、旋耕模式,主要支持深耕翻埋模式)、離田加工利用費用、終端監測設備費用、秸稈資源臺賬建設、秸稈綜合利用宣傳培訓及示范觀摩現場會等費用。原則上享受了農機購置補貼的農機具,不能再疊加享受秸稈綜合利用項目資金的補貼。
五、重點工作
?。ㄒ唬┐蛟斓湫湍J?。在永和縣、新榮區開展秸稈養畜模式縣試點建設,以飼料化為主導方向,構建形成可持續運行的產業發展模式,實現縣域25%以上的秸稈飼料化利用;在新絳縣開展秸稈沃土模式縣試點建設,建立秸稈還田技術規程,形成秸稈還田科學技術模式;在云州區開展秸稈生物質能源綜合利用試點縣建設,按照2023年山西省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行動計劃,開展秸稈成型燃料等秸稈生物質能源綜合利用試點,通過項目實施建立可持續的秸稈能源化利用模式。
?。ǘ┙ㄔO展示基地。每個重點縣選擇基礎條件好的田塊、收儲場地、利用主體等,建設不少于4個秸稈綜合利用展示基地,展示秸稈利用新技術新成果,推廣應用可操作、能落地的秸稈利用模式?;亟y一豎立“2023年全國秸稈綜合利用展示基地”標牌。
?。ㄈ╅_展監測與評價。各重點縣均要對區域主要農作物草谷比、可收集系數進行調查測算,為秸稈資源臺賬關鍵系數調查核算提供基礎支撐。武鄉縣、沁水縣、新絳縣、平陸縣、古縣,要結合主要種植模式,每縣布設不少于2個秸稈還田生態效應監測點位,至少連續3年開展秸稈還田效果監測與評價。
?。ㄋ模┡嘤袌龌黧w。各重點縣在認真研判當地秸稈利用成效基礎上,繼續加大資金投入、創設扶持政策,培育壯大一批設備適用、技術先進的秸稈加工轉化市場主體,扶持掌握核心技術、成長性好的企業做大做強,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推動秸稈高值化利用。
?。ㄎ澹┩晟剖諆\體系。按照合理運輸半徑,建設縣有龍頭企業、鄉鎮有規范化收儲組織、村有固定秸稈收儲網點的收儲運體系,推進秸稈收儲運專業化、市場化、社會化,提高秸稈收貯運能力。加強秸稈離田作業管理,完善標準規范,示范推廣除土效果好的秸稈打包設備,引導推動秸稈加工利用主體收購低含土量秸稈,避免秸稈離田作業對耕地表層土壤造成損害,完善“打捆—清運”“粉碎—清運”等秸稈田間收集模式,降低秸稈離田成本。
?。┩晟平斩捑C合利用方式。結合我省資源稟賦和農業農村發展需求,以肥料化、飼料化、能源化為重點,推動秸稈需求端與供給端協同發力,持續推進秸稈“五化”利用。
一是推進秸稈科學還田,提升耕地質量。因地制宜示范推廣秸稈科學還田適用技術,充分考慮整地、播種、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控、農民實施意愿等因素,分區域、分作物示范推廣深耕翻埋、碎混、堆漚腐熟等秸稈還田技術模式,形成適應機械化生產、助力后茬作物穩產優質的秸稈還田規程。針對秸稈還田技術的薄弱環節,組織優勢力量開展聯合攻關,形成農機農藝一體化綜合技術解決方案。結合畜禽糞污處理和資源化利用行動,鼓勵和支持大型畜禽場或有機肥生產企業購置秸稈處理和生產有機肥裝備,建設秸稈糞污有機肥生產線,擴大秸稈生產有機肥消納量。
二是推進秸稈變飼料養畜,減少糧食消耗。積極推進“糧改飼”,發展種植青貯玉米品種,推進生物菌劑、酶制劑、飼料加工機械等應用,加快秸稈青(黃)貯、顆粒、膨化、微貯等技術產業化,促進秸稈飼料轉化增值,提升秸稈在種養循環中的紐帶作用,壯大秸稈養畜產業,鼓勵畜禽養殖場(戶)、飼料加工企業利用秸稈生產優質飼料,提升秸稈飼料供給能力。
三是推進秸稈變能源降碳,助力“雙碳”工作。圍繞農村地區生物質清潔取暖,打造一批生物質能源綜合利用項目,積極有序發展秸稈為原料的成型燃料、打捆直燃、沼氣工程、熱解氣化,生物質發電等生物質能利用,提升農村清潔用能比例。在鄉村社區、園區以及公共機構等推廣打捆直燃集中式供熱、成型燃料+生物質鍋爐供熱、成型燃料+清潔爐具分散式供暖等模式。
四是推進秸稈變基質原料,培育富民產業。大力發展以玉米、小麥秸稈為主要原料生產食用菌基質、育苗基質、栽培基質等,用于菌菇生產、集約化育苗、無土栽培、改良土壤等。鼓勵發展以秸稈為主要原料的造紙、新型建材、復合材料、降解膜、餐具等加工產業,延伸秸稈利用產業鏈條,提高秸稈高值化、產業化利用水平。
?。ㄆ撸╅_展秸稈資源臺賬建設。嚴格落實秸稈產生與利用情況調查標準和方法,認真調查、統計、分析秸稈資源數據,進一步摸清底數,掌握實際情況。各市、縣要做好2023年度秸稈資源臺賬建設工作,以縣為單位,嚴格按照調查技術要求和流程,明確專人負責,推進秸稈資源臺賬數據采集、填寫,在要求時限內完成數據報送。采取電話抽查、交叉互檢、現場核查等方式,對臺賬數據真實性進行核驗,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充分發掘利用數據,搭建國家、省、市、縣四級秸稈資源數據共享平臺,為各級政府制定秸稈綜合利用政策、規劃布局、產業發展等提供數據支撐,強化臺賬作用發揮。
?。ò耍娀夹g培訓和宣傳引導。采取邀請專家技術指導、舉辦技術培訓班等多種形式,加大秸稈綜合利用技術培訓和示范推廣力度,認真總結在實踐中形成的經驗做法、典型模式,充分利用電視、報刊等傳統媒體以及“三微一端”等新媒體,多渠道、多角度進行科普宣傳,引導農民科學還田、高效離田。分區域、分環節、分對象組織開展經驗交流和現場觀摩活動,強化示范帶動,推動秸稈綜合利用水平進一步提升。
六、有關要求
各地要認真貫徹中央、省關于秸稈綜合利用新部署新要求,切實轉變工作思路,加大扶持力度,加快構建政府有效引導、市場主導推進、農民積極參與的秸稈綜合利用新格局。
?。ㄒ唬┘訌娊M織領導。省農業農村廳成立由廳分管領導任組長,廳有關職能處、中心負責人為成員的全省秸稈綜合利用項目工作推進組,協調推進項目落實。各市、縣農業農村局要由分管領導牽頭,明確責任部門和專人負責秸稈綜合利用項目工作,與有關部門密切配合,積極履職盡責,主要領導要親自安排部署,分管領導具體抓、全力抓,扎實推進各項措施落實落細,切實做好秸稈綜合利用工作。各重點縣要積極落實秸稈綜合利用和秸稈禁燒主體責任,成立相應工作機構,落實必要工作經費,相關部門分工負責,形成工作合力,建立政府引導、部門聯動、市場主導、農民積極參與的工作格局。
?。ǘ┟鞔_工作職責。省農業農村廳負責編制省級實施方案,按照財政部 農業農村部《關于印發農業相關轉移支付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農財〔2023〕11號)下達補助資金,開展項目補助資金績效評價,做好全省工作總結,指導市、縣實施秸稈綜合利用項目,省級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技術專家組要加強調研、技術指導和決策咨詢服務。市農業農村部門負責在省秸稈綜合利用技術專家指導下審批重點縣實施方案,指導監督項目實施和資金使用,組織完成項目驗收,配合省級完成績效評價工作??h農業農村部門負責編制縣級項目實施方案,嚴格項目程序和資金規范管理,加強安全生產,確保按時完成任務并進行項目驗收工作。
?。ㄈ┚幹瓶h級方案。各重點縣要加強對縣域秸稈綜合利用的規劃研究,在省、市項目管理部門及秸稈綜合利用技術專家組指導下,制定縣級項目實施方案,方案要明確工作目標、重點任務、主要措施、建設內容、保障機制、資金使用、資金管理、補貼標準、補貼程序、進度安排等內容。方案批復后要在縣(市、區)政府網站或市級以上農業部門網站進行公開,接受社會監督,批復后的縣級實施方案在2023年7月10日前報省農業農村廳備案。
?。ㄋ模┞鋵嵎龀终?。各重點縣要認真貫徹落實省人大常委會《關于促進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和禁止露天焚燒的決定》,研究出臺鼓勵秸稈綜合利用在稅收、信貸、用地、用電等方面的優惠政策,調動農民和市場主體的積極性。強化財政資金導向作用,引導社會資本投入,整合涉農資金加大對秸稈綜合利用的支持力度,大力培育產業化龍頭企業,提高秸稈資源化利用水平。
?。ㄎ澹┘訌娂夹g支撐。省級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技術專家組要加強調研和技術指導,根據地方需求指導各地建立農作物秸稈從收到用全鏈條利用模式,確定主推技術和技術路線,同時,為秸稈綜合利用方案制定、任務落實提供決策咨詢服務。各市要成立相應專家隊伍,充分依托地方農技推廣體系,強化精準指導和技術服務,加快推動技術集成、示范推廣和普及應用。
?。┘訌婍椖勘O管。建立項目調度制度,每月調度項目進展和資金執行情況。加強項目資金績效考核和項目實施自評估,對考核結果較差的縣減少或不再安排中央財政補助資金項目,形成有利于項目實施的激勵約束機制。各重點縣切實加強資金監管,建立健全財務管理制度,加強和規范資金使用,項目資金??顚S?,及時撥付項目資金,2023年12月底前資金撥付進度必須達到80%以上。從7月開始,各縣每月20日前向省農業農村廳報送項目進展和資金執行情況,12月20日前報送年度秸稈綜合利用工作總結和縣域秸稈綜合利用模式、主推技術等。 |